人民安全网首页 |  论坛   视频 网站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安全 > 快讯 > 正文

深情厚谊大爱浓浓,著名爱国侨领熊德龙先生归宁强民体育调研

  本网讯(记者 吴玲玲 明殿义 明川亮报道)2023年7月11日上午,爱国侨领,美国、印尼国际日报总裁,印尼中华总商会主席熊德龙先生归宁94周年历史的梅县强民体育会调研指导。受到会长古向明,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朱星发及理事会成员的热情欢迎。宾主亲切交流,共话足球,深情厚谊,大爱浓浓。

\

  活动由梅县强民体育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朱星发主持。古向明会长衷心感恩熊德龙主席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关心球乡建设,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出钱出力帮助和支持强民的发展,慷慨解囊的善举令人感动,对体育事业和强民一往情深与厚爱,感恩熊主席参与了以曾宪梓,刘锦庆先生等为代表的香港嘉应商会前辈们合力捐资建设梅县强民办公大楼的善举,包括感恩当时众多华侨乡贤还同时捐建了当时的溜冰场等。同时古会长还向熊德龙主席一行详细介绍了梅县强民体育会走过94年的历程,解放前曾在汕头打败“英舰”队、蝉联省运会冠军、夺冠汉魂杯、横扫湘桂、战胜球王李惠堂领衔的五华队等,为国家和球乡培养了曾雪麟、张腾云、林思跃、杨霞荪、潘培根、池明华、王惠良、李海强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足球之乡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体育会有强民基因和特色的杨家将、饶家军、池家军和清一色由复退军人组成的战鹰队,去年八月还成立了强民业余女子足球队;三个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每年常态化举办强民杯足球赛、贺岁杯足球赛、九龙杯足球赛等多项赛事。

\

  熊德龙主席表示很高兴来到强民体育会,感到非常亲切、相当亲切、十分亲切,梅县强民体育历史悠久、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历届强民前辈们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大力弘扬球乡精神、球乡历史,建立李惠堂等足球名人腊像馆,继承和发扬球乡精神,根据实际,搞好草根,普及的情况下提高竞赛水平,面向校园,搞好青苗青训,尽可能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作为国际日报的董事长,他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强民,他表示要全力宣传强民和强民的发展,在印尼报上开辟强民专刊,帮忙做好宣传工作和关爱强民未来期许等,娓娓道来,无不体现他浓浓的大爱和家国情怀,值得我们点赞。

  熊德龙主席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印尼客家华人,他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兼有荷兰、印尼血统,出生后被遗弃于孤儿院。当他快两岁的时候,一对旅居印尼的梅州籍侨胞熊如淡、黄凤娇夫妇收养了他。熊德龙怀着无比热烈的报恩之心,以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创出了一番事业,崛起于印尼工商界,进而建立起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业王国,成为饮誉国际社会的著名爱国侨领。

  古向明会长还请熊德龙主席转达对广大华侨、华侨后裔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强民体育表示感谢,强民人一定不会忘记所有华侨的贡献,一定也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为擦亮球乡品牌,重振球乡雄风作出强民人应有的新贡献!

\

  “虽然我没有丝毫的华人血统,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有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这是美国熊氏集团主席、美国中华工商团体联合会会长熊德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1979年以来,熊德龙倾其所能,不断地向中国大陆进行投资,先后捐资数亿元兴办了40多所学校、医院和敬老院,资助内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熊家收养了我。他们教会了我讲客家话,把客家人的优良传统教给了我。”熊德龙说,“我今天有小小的成就,完全是我的养父母对我的恩情,中华文化的熏陶,让我做到一个堂堂正正的客家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管在什么场合,熊德龙都以一个中国人自居,以一个客家人自居。“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中国梅州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永远是客家人的儿子。”

    标签: